欧盟国家减缓非洲猪瘟在猪群中传播的相关措施(1)
非洲猪瘟(ASF)在过去的几十年从高加索地区传播至东欧,严重的影响了家猪和野猪的健康。为了减缓ASF的传播速度,欧盟针对易感猪群建立了减缓传播的方法,但ASF仍旧流行于13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ASF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所以防止ASF的进入和传播只能依靠于严格的防控手段。本文的阐述分为三种饲养模式(商业化猪场,非商业化猪场和户外猪场),系统的总结了目前可以防止ASF在欧盟家猪中传播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撰写综述。
ASF是欧盟(EU)和世界卫生组织(OIE)认定的猪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猪或它们的体液、摄入污染的动物饲料、接触猪肉或猪产品或污的衣物、工具都可以感染
ASF在欧盟爆发期间政府推出了以下措施:1、加强对野猪和家猪的监测;2、严格控制猪群的流动;3、野猪尸体要进行安全处理;4、禁止饲喂泔水;5、提高农场生物安全意识;6、进行教育宣传,增强公民意识;7、监督私下打猎行为。欧盟建立控制ASF的最基本方法是在ASF爆发期间对病死猪及可疑地区猪群的严格管控,目的是为了减少ASF在家猪间的传播,防止疾病的地方性流行
此外,2014年EU决定实施特定的区域划分方式。保持动物健康的管理方法限制动物流动,阻止ASF传播到欧盟其他国家,控制猪群和特定猪产品调度及感染高风险地区猪肉的上市。受影响的成员国及地区根据流行程度及风险等级来划分,处于第4等级的地区ASF传播的风险最高,依此类推,在不同等级地区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来控制特定的猪产品,转运不同的猪产品拥有不同程度的风险等级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欧盟防止ASF在家猪群中引入和进一步传播的方法,分为以下4组预防措施:针对所有类型农场建议的通用预防措施,以及用于特定养殖类型(商业化猪场,非商业化猪场及户外猪场)的三组措施;同时评估不同养殖体系中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理性的使用相关适用方法将有助于养殖者建立防止ASF传播的生产体系。
1.通用预防措施
欧洲猪业产品在不同的生物安全标准及生产等级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欧盟委员会针对商业化、非商业化和户外猪场建立了最低限度的生物安全要求:在新猪引入前要验证猪只健康等级和ASF阴性证明
根据2009年EC法规妥善处理屠宰猪的胴体及剩余物的规定:不鼓励不同猪场间公用仪器设备
猪场的选址,应尽量远离野猪活动区,并接近天然屏障
2.针对商业化猪场的防御性措施
商业化猪场规模大、数量多,所以在ASF发生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预防ASF引入商业化猪场的主要方式是建立清晰的清洁/污染区域,包括更衣室和淋浴室,并合理安排新猪群引进
当制定一个动物运输的方案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交接要在不进入猪场的情况下进行
3.非商业化猪场的预防性措施
非商业化猪场(后院养猪)特点为养殖户管理经验有限,基本没有生物安全意识,这样的猪场在很多国家比较普遍。特点是投入有限,并饲喂泔水,按本地的习惯,猪被放养数天甚至随意采食数月,目的是为了自己消费
针对这些农场提出以下措施:猪场禁止饲喂泔水,因为ASF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生猪肉或猪产品传播
禁止饲喂ASF感染区域的新鲜草料,因为在东欧国家新鲜草料的使用与ASF的爆发有关
4.户外农场的预防措施
在欧洲由于对有机农场系统兴趣的提升,户外农场的数量快速增长
西班牙是一个拥有严格户外猪生产安全标准的国家,户外猪场的生物安全法规是ASF在伊比利亚半岛流行30多年获得的。即使有感染野猪和感染软蜱存在于附近环境中,应用控制加预防的措施仍可以避免户外猪场新的ASF引入。在意大利撒丁岛等地区,日间猪可以在公共森林中缺乏生物安全措施保护的情况下自由活动数天甚至数月
目前,在东欧和中欧ASF的传播还没有确定与软蜱有关。但软蜱存在于猪舍中要及时扑灭,可以喷洒亚甲基溴化物或猪群使用伊维菌素
表1汇编了本次描述的商业、非商业和户外农场的一般预防措施和具体预防措施。
表1控制非洲猪瘟在家猪场间的传播方法及对于商业化、非商业化及户外养殖的特定预防方式
预防方式 |
针对类型 |
1.在引入新猪群、精子、卵子或胚胎前,检测ASF是否为阴性及健康状况 |
所有类型 |
2.控制拜访数量并且要建立生物安全方式如换鞋和防护服 |
所有类型 |
3.对猪场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
所有类型 |
4.猪场所有人员不可以与外界猪只接触 |
所有类型 |
5.猪场外围建立保护性栅栏防止与外部猪只及野猪接触 |
所有类型 |
6.恰当的移除动物胴体、屠宰后剩余物和食物残渣 |
所有类型 |
7.不同猪场间及单元间不可共同使用机器设备 |
所有类型 |
8.进入有猪群的单元时,要在入口放置消毒脚盆 |
所有类型 |
9.对临床症状和死亡率进行日常健康检查 |
所有类型 |
10.对猪舍、车辆和仪器进行定期程序性的清洗和消毒 |
所有类型 |
11.农场的选址要远离野猪出没的地方并且靠近天然屏障 |
所有类型 |
12.扑灭苍蝇 |
所有类型 |
13.建立干净/污染区域(包括更衣间和淋浴间) |
商业化猪场 |
14.合理的安排猪只的进出包括车辆进入、装载区、运输人员职责等流程 |
商业化猪场 |
15.运输车辆的清洗和消毒流程 |
商业化猪场 |
16.对新引进猪群进行隔离间内的隔离 |
商业化猪场 |
17.对猪只进行逐一的身份鉴定并记录动物的转入转出 |
商业化猪场 |
18.指定人员对生物安全方法进行监察及评估 |
商业化猪场 |
19.进入猪场的厨师或食物相关人员(只能在食堂停留不许进入其他区域) |
商业化猪场 |
20.对粪便和死猪合理的处理 |
商业化猪场 |
21.禁止泔水饲喂 |
非商业化猪场 |
22.感染猪只不可与其它猪场的猪只,野猪及猪产品接触 |
非商业化猪场 |
23.猪场人员不准许狩猎,如果在野猪感染区狩猎要隔离48 h后进入猪场 |
非商业化猪场 |
24.对猪场周围进行有效的清洗和消毒包括进场通道 |
非商业化猪场 |
25.当就地屠宰之前要有兽医监督 |
非商业化猪场 |
26.就地屠宰前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包括屠宰工具、设施、防护服和鞋子等) |
非商业化猪场 |
27.在非商业化猪场不能有以配种为目的的公猪和母猪 |
非商业化猪场 |
28.非商业化猪场间禁止猪群及人员的流动 |
非商业化猪场 |
29.禁止使用处于ASF污染区的干稻草 |
非商业化猪场 |
30.通过政府组织的培训项目提高认识并提供健康服务 |
非商业化猪场 |
31.消毒并储存(不能接触到野猪的位置)草或谷物至少30天或禁止使用 |
非商业化猪场 |
32.禁止使用稻草垫床除非对ASF进行消毒并储存90天 |
非商业化猪场 |
33.不能与其它猪场交换使用饲料和垫料 |
非商业化猪场 |
34.在交叉饲养区或没有生物安全的公共森林区禁止放养 |
户外农场 |
35.户外农场间距离(最少1公里)减少ASF直接和间接接触引入的风险 |
户外农场 |
36.有软蜱地区不要使用传统的猪舍建筑材料(木头和石头利于软蜱躲藏) |
户外农场 |
37.如果软蜱存在猪场内,使用化学方法防控 |
户外农场 |
(未完,待续)
(此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